“中衡直流双极低端换流器168小时试运行结束,设备运行正常,无异常情况。”6月29日01时15分,随着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值班长王思铿锵有力地汇报,宁夏-湖南±800千伏中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(“宁电入湘”工程)双极低端换流器结束168小时试运行,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,正式送电湖南,为湖南迎峰度夏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。
工程额定电压±800千伏、额定容量800万千瓦,起于宁夏中卫市中宁换流站,途经甘肃、陕西、重庆、湖北,止于湖南省衡阳市衡阳换流站,线路全长约1616公里,是我国首条获批的以输送“沙戈荒”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。工程全面投产后,年外送电量可达360亿千瓦时,约占湖南年度用电量的六分之一,新能源外送比例超过50%。
全过程监督 铸就高质量工程
2025年5月17日,中宁换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统顺利投运。在系统调试及试运行期间,该公司累计完成6105项倒闸操作和242项试验,实现了西北地区特高压直流交流系统调试时间最短记录,750千伏GIS室所有开关一次带电成功、两台750千伏降压变一次充电成功。在为期14天的双极低端调试攻坚战期间,又顺利完成17大类219项关键试验,全面验证了直流核心设备运行可靠性,实现换流变一次充电成功,直流系统一次解锁成功,监控后台零报警的最优指标。
工程的高质量建设,源于建设者与验收团队的精心付出。“宁电入湘”工程自2023年6月启动建设。该公司全过程参与其送端站——中宁换流站的建设监督,从四通一平、土建施工到电气设备安装调试,全过程跟踪验收工程。在工程规划阶段,该公司总结凝炼所辖在运银东、灵绍直流运检经验,编制《重大反措及重点关注设计问题建议》报告,提出77项合理化建议。在可研初设阶段,提出审查意见建议239项。在设计联络阶段,提出设备功能及组部件优化建议617项,为工程高质量建设奠定基础。工程建设期间,该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基建验收模式,系统梳理编制监造标卡6类19份、验收标卡8类126份,同步自主研发PDA智能验收系统,全方位保障工程高标准、零缺陷建设目标。
精益化验收 保障一次带电成功
“各小组按分工于21日14时启动投运前检查,严格执行缺陷验收流程。”“收到!”站长丁宁一声令下,九支专业检查组如精密齿轮般高效运转,手持专项检查表分赴各区域。在双极低端换流变区域,王欣细致核查阀门状态,管梦婷专注记录数据,两人默契配合完成专项检查。
从5月17日开始双极低端验收开始,该公司上下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从制定验收调试方案、总体试运行方案、倒闸操作方案,到协调各方资源,再到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,管理层和站管人员全程监督统筹,确保每个环节万无一失。该公司构建“三维保障体系”:组织运行人员开展启动投运方案全覆盖宣贯,通过“关键点解析+桌面推演”确保全员精准掌握操作规程;实施“双盲式”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,覆盖阀冷系统故障、换相失败、换流变着火等12类典型场景,形成标准化应急处置手册;严格执行“双监护”作业机制,要求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同步到岗,通过“操作票逐项复诵+设备状态三重核对”实现风险管控全链条闭环。投运期间,现场人员以“军事化”标准执行倒闸操作,确保所有操作项目零差错执行。
全方位巡检 护航设备运行安全
“消防演习开始:极一低端YYB相换流变突发爆燃着火!”演习开始瞬间,所有人员迅速进入应急状态,依预案展开行动。演习中,中宁换流站运维团队高效完成“火情确认、国调及站领导汇报、119联动报警、CAFS喷淋系统启动检查”等关键流程,全程响应零延误。
工程试运行期间恰逢高温天气与电网迎峰度夏关键期。运维与检修团队紧密配合,构建“日常巡检+专项特巡+专业精检”三重防护机制,全方位护航双极低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。日常巡检过程中,运维团队开展标准化巡查,依托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,每4小时进行一次全量设备状态扫描与数据跟踪,比对设备数据变化、智能研判异常趋势。专项特巡过程中,运维团队每日完成四次核心设备运行数据比对记录。在极端天气后启动专项特巡,对全站继电小室、阀厅及GIS室进行防渗漏核查,确认屋顶密封性能及排水系统畅通性。专业精检过程中,检修团队构建红外测温防护网,启用阀厅智能机器人执行阀厅扫描测温,在交流滤波器、直流场等核心区域实施高频次测温,对管母引线接头、换流变风冷电源等关键节点开展"显微镜式"测温。
双极低端系统的成功投运,凝结着全体参建者的智慧与汗水,是精湛技术与卓越管理的结晶,更体现了对安全、责任与品质的执着追求。目前,工程即将进入高端系统验收阶段,计划于9月中旬实现双极高端系统投产。届时,工程将全面建成,具备800万千瓦送电能力。接下来,该公司将锚定工程整体竣工投产目标,全力以赴推进高端系统建设与调试,确保整体工程按期优质投产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(丁玉军 李晓敏 祁玉金)